您好,欢迎访问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1124

企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

咨询热线:

400-123-1124

13800005141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北京)报告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17 09:31:53人气: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2月26日上午,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北京)报告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教育部首场报告会后开启的全国巡讲的第一站。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副司长韩劲红,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魏旭斌以及教育部教师司、市教育两委相关处室、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思想工作分会、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有关同志莅临大会。学校曹文军,党委王大广,党委、纪委王玮,党委、副校长蔡春,党委、宣传部长黄延敏出席会议。

  曹文军主持会议并致辞。她代表学校感谢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北京市教育两委的信任,在首都师范大学开启全国巡回宣讲的第一站。她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姓师本色,做强师范特色,积极推动教育家精神贯穿办学治校各方面,覆盖管理服务各领域,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俞伟跃在讲话中强调,北京作为我国文化教育中心,拥有深厚的教育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站,在首都师范大学这所“双一流”建设师范类高校隆重举行,意义特别。希望北京广大教师以榜样为引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要立师德之魂,筑牢精神坐标;要强育人之能,锻造过硬本领;要担示范之责,辐射引领发展,让教育家精神在教育沃土上进一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魏旭斌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市作为全国教育重镇,第一时间举办北京市宣讲活动,这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对教育家精神深刻阐释的重要举措,是首都教育界共同上好“教育家精神”这堂思政大课的生动实践。希望首都教师要以高度的自觉,体现首善担当,锤炼育人本领,潜心躬行践履,勇担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

  来自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宣讲团的六位优秀教师,深情讲述挺膺担当的育人故事,真切抒发献身教育的铮铮誓言,生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十四届全国代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正高级教师祝响响,坚持用最初的心走“教育共富”这条最远的路,成为办学模式改革先锋,有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八一学校体育中心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黄虹,36年坚守体育教学一线,“在奔跑中追寻人生绚丽的彩虹”,成为基础教育教学领域中优秀实践型专家,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艾平,20年里坚守“传承文化,缺氧不缺精神”的教育初心,组建老精神学习传承社团、创建劳动教育基地、调研设计红色文化遗址研学线路,将书本上的历史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课堂,让学生们亲身体会老精神的厚重与伟大。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晋藩先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冠男,生动讲述了张晋藩先生带领“在时间的长河里守护中华法治文明”的感人事迹,期望教育的传承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中华法治文明的守护者。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校长、特级教师刘小清,28年扎根特殊教育,走遍芦溪县每一个乡镇,为6000多人次提供上门送教服务,为“折翼天使”撑起了一片天。

  全国“最美教师”、沈阳体育学院体能训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牛雪松,担任五届备战冬奥会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体能教练组负责人,培养的运动员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在北京冬奥会上获佳绩,成为了守护冠军梦想的“六边形战士”。

  宣讲会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师生,与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八一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附属育新学校、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等大中小幼学校的师生代表近千人在主会场聆听报告,宣讲会还通过“首都师范大学”官方视频号、微博等向北京市大中小幼职特等各类学校同步直播,各类学校共设置1500余个分会场进行集中观看。直播间用户数超3.5万,点赞量超2.5万次。

  大会得到中央和北京市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在首都教育界引发强烈反响和积极共鸣,营造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浓厚氛围。

  女,汉族,1979年生,无党派人士,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正高级教师,十四届全国代表。深耕教坛,用最初的心,走着“教育共富”这条最远的路。多次参加公益支教,帮助贵州贫困地区的小学语文老师赴浙江进行专业培训,推动薄弱地区的教育改革进程。主动交流到浦江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做校长,成为浦江县“一校两区”办学模式改革的先锋队,有力推动当地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曾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女,汉族,1968年生,中员,北京市八一学校体育中心主任、体育教研组组长,北京市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坚守体育教学一线年,是基础教育教学领域中优秀的实践型专家。积极推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参与教材编写,出版专著《彩虹跑道》。凭借卓越的教学能力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培育出多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数十名北京市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为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入选国家教学名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首届“双十佳”体育教师等荣誉。

  男,汉族,1983年生,中员,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执教20年,探索大思政的高效实施模式,用生活语言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组建老精神学习与传承社团,为社会各界人士21万人次讲解3200多场。创建老精神劳动教育基地,带领学生开荒植树,完成110亩荒山绿化。常年带领学生调研的红色文化遗址,设计22条红色研学线路,保护了的红色文化资源。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女,汉族,1983年生,中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晋藩先生,张晋藩先生创立的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晋藩全集》(三辑约60册)执行总主编。在《中国法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多篇获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境内外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及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常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及“央视频”传统法律文化栏目主讲人。曾获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称号等。

  女,汉族,1972年出生,中员,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校长,江西省特级教师。扎根特殊教育28年,帮助50余名听障学生成功就业。与全体教师携手,坚持9年时间,走遍芦溪县的每一个乡镇,为6000多人次提供上门送教服务。带领教师团队不断探索特殊教育的新方法,完成10项省市课题研究,其中教康一体化美术教育实践模式荣获省级成果二等奖,学校融合教育案例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案例,5名学生圆梦大学。她关爱特殊学生家庭,近年为贫困学生家庭捐款4.8万余元。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男,汉族,1971年生,中员,沈阳体育学院体能训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设体能训练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组建师生体能训练团队,体能训练方向本科生均获得体能训练师资质。投身奥运,忘我工作,自2008年以来,担任五届备战冬奥会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体能教练、体能教练组负责人,所培养运动员冬奥会获2金、5银、4铜,世界杯、世锦赛获金牌90余块、奖牌170余块,培养的运动员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在北京冬奥会上获2金、1银。曾获全国“最美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等。

  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中,六位教育楷模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师者的精神图谱。从祝响响老师“没有跑道也要带领孩子奔跑”的乡村教育坚守,到黄虹主任“体育不仅教技能更塑精神”的育人智慧;从张艾平教授“缺氧不缺精神”的老精神传承,到罗冠男教授“让法治成为照亮时代的火把”的学术担当……这些都让我深刻体悟到,教育家精神是赤子情怀,是执着追求,更是使命传承。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仅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精神的播种者,通过“课程思政+专业教育”双轮驱动铸魂育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化学系教授 林雨青)

  听了教育家精神宣讲团6位优秀老师代表的宣讲,深受感动,深受启发!深受感动的是,为响响老师对教育均衡的坚持感动,为黄老师坚持36年的为学生野蛮其体格而感动……每一位老师都是一首诗,是蜡烛、是园丁、是一切美好的词都形容不完的。深受启发的是,教育家精神不是口号,是精神品质的提升,是教师岗位的实干!对于我来说,就是严格要求,干好本职工作,奋力攀登,也是关心学生,行为范,学为师。(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 段福洲)

  今天聆听了6位来自教育各战线教师的宣讲,深受触动。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爱和关怀,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与希望。一位援藏多年的思政教师说道:“我们不仅讲给学生听,更要做给他们看。”还有一位特教老师说道:“和孩子们在一起,看到他们的成长和笑容,这种幸福,不是鲜花和掌声可以比拟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这些话语简单朴实却真诚深刻。的确,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或者口号宣传,而是在言传身教中影响人、塑造人;教育不是打造标准化的学习机器,而是培养健康多样、有志向有活力的人。或许我成不了伟大的教育家,但我们可以发扬教育家精神,教好书,育好人,努力成为一名能够影响人的精神、能够塑造人的品格的人民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张鸽)

  今天上午,我有幸在学校参加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的活动,感触颇深,这场宣讲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宣讲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故事。他们中有在偏远山区坚守数十年,有在城市中弘扬体育精神,有在高校中坚持中华法律传播,有在用思政课程将红色文化高扬,有为特殊残障学生无私奉献等。这场宣讲会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家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追求,更是一种集体传承的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坚守师德,努力工作,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心理学院副教授 吴琼)

  今日聆听“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后,内心深受震撼与启迪。宣讲中,教育者们以平凡岗位书写非凡篇章,那些扎根乡村、奉献边陲、潜心科研、乐教爱生的师者故事,犹如碑帖间的藏锋运笔,于无声处彰显大家筋骨。作为书研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这些故事使我深刻领悟到,教育家精神不仅是传道授业的智慧,更是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担当。我们将以宣讲者为镜,努力在教学中传递文化基因,于起落微茫间诠释品格力量,让书法教育成为培根铸魂的鲜活载体。(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胡裔涛)

  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巡回宣讲报告会,我深受触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优秀教师们将个人教育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担当,他们为培养对国家有用之才倾尽全力;“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体现出他们时刻以高标准约束自身言行,为学生树立道德标杆。这些优秀教师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关注个体差异,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态度,不断探索教育新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他们为榜样,胸怀天下,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因材施教,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外国语学院英教系教工党支部 叶晓雅)

  有幸聆听“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通过6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教育环境、不同专业背景的一线优秀教师讲述的教书育人故事,令我看到中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感动于祝响响老师从乡村走入城市、再从城市反哺乡村学子的情怀;刘小清老师将特教课堂化作童话天地,用温暖点亮聋哑儿童的世界。赞叹黄虹老师为提高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付出的努力。钦佩张艾平老师在雪域高原为学生们搭建读书平台,传播希望的种子。罗冠男、牛雪松两位老师的事迹提示着作为高校教师的自己,要努力夯实专业,提高科研水平,并以此为基础,用心培养学生,积极服务社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努力推进教育强国的伟大理想。(美术学院讲师 石婷婷)

  今天听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传报告会,祝响响老师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她扎根乡村教育,用青春和热情为孩子们点亮希望。在艰苦的环境中,她坚守教育初心,不仅传授知识,更用爱与关怀温暖每一个孩子。她的故事让我明白,教育的力量在于坚守与奉献,乡村教育需要更多像祝老师这样的人,用爱与智慧为孩子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使命,要努力学习祝老师的精神,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刘盈祺)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聆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宣讲活动,犹如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深受鼓舞与启发。聆听来自各个教育领域楷模教师们的故事,我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与力量。他们身处不同战线,却都怀揣着对学生的赤诚热爱。时代楷模冲锋在前,为教育事业树立丰碑;教书育人楷模用智慧与耐心,雕琢每一颗心灵;最美教师以爱为翼,呵护学生成长。不禁让我回想起支教的一年中,因为对学生的关注为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那时的感动至今仍温暖着我。同时,反思现在的工作,在首都师大这片天地,我面对的是青春正盛的学子、是梦想炽热的未来教师,要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学生的困惑,以渊博知识为其答疑解惑,凭满腔热忱助力学生逐梦。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学业引导、心理关怀中,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人矢志不渝,为教育强国梦奉献心力。(良乡校区基础学部辅导员 袁林)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宣讲会上,六位不同领域的教师展现了教育家精神的多元模样,无论是高等教育者还是特教老师,亦或是基础教育教师,虽然岗位各异,但他们都选择把“人”放在教育最中央。不同专业智慧背后是超越岗位差异的共性: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生命成长的耐心。教师工作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无数人的人生,用耐心化解迷茫,用知识引领成长,这种在细微处耕耘的精神,正是教育家最珍贵的品质。(机关 宣传部挂职干部 冯昊萨)

  学习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每名教师的任务和追求。教育家精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叩问。真正的教育家精神从不拘泥于“标准跑道”——无论是乡村学校的简陋校舍,还是城市课堂的创新探索,教育的本质始终是点燃生命的火种。这种精神更是一场无声的信仰修行。它的真谛,在于以生命影响生命,用信念唤醒灵魂。当教师成为“领跑者”而非“裁判员”,当教育回归“育人”而非“灌输”,便能真正实现从“知识传递”到“人格塑造”的跨越。(附属育新学校教师 苏熙然)

  今天在学校参加了“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我深受触动。宣讲团成员来自教育各领域,他们讲述的教育故事,展现出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有扎根乡村,为偏远地区孩子点燃知识火种的;有专注体育教育,用爱与耐心陪伴孩子成长的;还有传播老精神,扎根边疆教育事业的……他们的事迹让我明白,教育家精神是对教育事业纯粹的热爱,是对学生无私的关怀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是不断探索创新的执着。身为教育事业的一员,我将以他们为榜样,用爱与责任投身教育,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附属幼儿园教师 邢典)

  本场宣讲会不仅是一场内涵丰富、鼓舞人心的精神盛宴,更是一汪启迪教育智慧、激发教育热情的清泉。宣讲人结合亲身经历及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或身边优秀教师的事迹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他们以实际行动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筑梦强音,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学子点亮了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明灯。作为首都师大学子,我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文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罗天)

  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中,六位优秀教师代表用质朴的言语讲述了他们的育人故事,其中祝响响老师扎根乡村教育,刘小清老师关注特殊儿童教育,罗冠男老师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张艾平老师探索思政教育特色,黄虹、牛雪松老师两位老师将体育与育人结合,他们以培育时代新人为己任,以身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心诠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教育家精神”,令我深深感动,作为一名师范院校学子,未来我也将走上教书育人道路,我将以教育家为榜样,心怀“国之大者”,肩扛育人之责,坚持终身学习,努力为首都教育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历史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晁迪)

  匠心筑梦,薪火长明。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我作为献花学生代表手捧鲜花走向讲台的那一刻,指尖触碰的不仅是芬芳的花枝,更是教育星火的重量。特殊教育者的指尖诗行、体育教师的汗水跑道、乡村教师的三尺讲台……每个故事都在诠释教育的本质: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作为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我看到了法学领域的前辈用自己的心血滋养新一代成长,教育家的精神便如此一代代传承。今后的我,定恪守这份跨越代际的承诺:既要在六法全书中追寻正义的刻度,更要在阡陌巷陌播撒法治的星光。愿以法典为舟,载万千心火,在育人与法治的交响中,谱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教育诗行。(政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方依诺)

  宣讲报告会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讲述着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每一个故事都如烛火,照亮了教育的初心。作为一名教育硕士,这场宣讲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唤醒。愿我们都能成为那束光,照亮孩子们的未来,为强国之路添砖加瓦!(教师教育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李妍然)

  聆听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后,我深受震撼、备受鼓舞。老师们以生命践行教育理想的“燃灯精神”、以创新突破学科边界的探索勇气、以仁爱守护学生成长的师者情怀,让我真切触摸到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作为未来思政课教师,我愿以赤子之心熔铸教育信仰:既要筑牢理论之基,用青年听得懂的“青言青语”解码真理密码;更要涵育仁爱之心,以知心人的姿态读懂青春心事。在守正创新中构建有生命力的思政课堂,让马克思主义在00后心中落地生根。我将以“大先生”为标杆,在经师与人师的双向奔赴中践行育人使命,用青春热血浇灌教育强国梦想。(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胡锦昊)

  教育是一场爱与责任的长跑,而教育家们用毕生诠释着坚守与奉献的精神。他们用渊博的学识、无私的品格和执着的信念,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作为支教团的一员,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点亮每个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睛,点燃他们改变命运的希望之火。未来我定将这份精神延续,化为行动力量,追逐心中梦想。(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王珊)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聆听了优秀教师们爱岗敬业的感人事迹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动人故事。他们以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及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些故事不仅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与崇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以爱育人、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用坚守与付出点亮了无数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舞蹈师范生,我深感使命在肩,我将以他们为榜样,传承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坚守好讲台与舞台,用舞蹈的美育力量启迪学生的心灵,塑造他们的品格。努力成为一名有情怀、有担当、有智慧的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贡献自己的力量。(音乐学院2021级本科生 孙琪轩)

  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报告会上,我聆听到了六位优秀老师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对未来讲台的想象。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祝响响老师主动扎根偏远山区,把课堂搬到田野间,用乡土文化滋养留守儿童的心灵;她说:“现在乡村中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让我深感震撼,教育公平不是口号,而是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让每个角落的孩子都能被看见。作为一名师范学校的学生、一名青年党员,未来我也有可能走入教育事业,这些老师用生命写就的答案,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一场生命影响生命的修行。未来,愿带着这份精神,走到需要我的地方,让青春在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扎根生长‌。(数学科学学院 2021级本科生 姜珊)

  在今天的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上,祝响响老师深耕城乡教育,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的号召;黄虹老师致力于体育教学,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埋下热爱体育的种子;张爱平老师在边疆进行教育工作,深受老精神影响,传扬历史,传承老精神;罗冠男老师力行弘扬法治教育,为宣传和建设法治中国作出贡献。像他们一样的优秀教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分布在每个角落,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中国教育的天地,用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作为师范院校的未来教师,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争做未来的大教育家。(物理系2021级本科生 李世杰)

  作为一名曾赴新疆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尤其触动于优秀教师们扎根基层、坚守教育初心的故事。他们用爱心点亮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公平不仅是资源分配,更需要理念创新,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被包容。这次宣讲不仅让我重温了支教岁月中“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纯粹信念,更坚定了我未来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多元教育场景中践行“有温度的教育”的决心。教育强国的建设,正需要每一位教育者以行动书写“大音希声”的育人篇章。(信息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耿汪佑奇)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让我深感震撼与鼓舞。这场报告不仅让我对教育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念。报告中,优秀教师们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分享了他们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的真谛,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名师范生,我有志接过响响老师“扎根小学教育”的接力棒,通过响响老师的事迹加深了对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在于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担当的理解。(初等教育学院2021级本科生 李英超)

  以爱为舟,载梦远航。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聆听教育家们娓娓道来的教育故事,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教育初心的执着坚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我感受到真正的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是生命对生命的承诺。活动中,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为老师们献上鲜花,那是敬意的传递,也是责任传承的交接。未来,我定将这份宝贵的启迪铭记于心,把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化作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精心呵护每一个童真的孩子,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向着美好的未来奋力远航。(学前教育学院2021级本科生 黄悦瑶)

  六位教师讲述了他们在教师这一岗位上如何立德、育人、建业的事迹,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触动着我。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职业学院的张艾平老师,他是一名思政课教师,扎根20年,而他把思政课不仅讲在教室里,更讲在了老精神的传承中,讲在了植树造林的大地上,讲在了红色遗迹的调研中,讲在了学生的生活里。他真正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教育家精神。(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 王向珍)

  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在首都师范大学聆听六位来自不同教育领域宣讲人的讲述,我深受触动。无论是扎根乡村的教师用数十年坚守托举山区学子梦想,还是高校教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都让我看到教育强国建设需要跨领域协同发力。作为工科青年,我深刻意识到技术创新与教育变革的紧密关联。宣讲人提及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公平、工程思维融入人才培养等理念,为我指明方向。未来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既深耕智能制造研究壁垒,更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用工程实践反哺课堂创新,以科技之力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育新时代“工程师红利”贡献力量。(北京工商大学2024级研究生 柴晴晴)

  在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宣讲报告会后,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艺术学院辅导员,我深刻意识到自身责任重大。报告中,六位全国优秀教师用实际行动在教育事业中诠释着“生命与使命同行”,乡村教师扎根一线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不断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与价值的塑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思政教育为底色,用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艺术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北京联合大学辅导员 张雪琪)

  今天我参加了“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会,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他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报告中,老师们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爱”与“责任”。教育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我深感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也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将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学生成长,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市八一学校教师  朱芸)

  站在“教育家精神”宣讲报告厅的穹顶下,一道道迥异的人生轨迹渐次展开,我仿佛看见教育的银河里流淌着不同颜色的星光。祝响响老师用乡土课程编织的七彩童年,张艾平老师用二十年光阴在雪域高原刻下的教育年轮,黄虹老师用运动场上的哨声唤醒的青春力量,罗冠男教授在法典字缝里寻得的精神图谱……这些璀璨的星光,让我想起自己办公桌上那支批改作业的红笔,突然意识到每个平凡的教育瞬间,都在书写着生命影响生命的诗篇。

  这场精神的远行让我确信:教育不是复刻传奇,而是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长出独特的年轮。每个教育者都是文明的星火传递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愿成为教育的一束微光,照亮孩子踮脚摘星的勇气,温暖他们跌跌撞撞的成长。(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教师 胡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和党员教师,参加此次宣讲报告会如同点亮一盏心灯。优秀教育家们扎根一线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他们用生命诠释“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真谛,更让我深刻领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唤醒。

  作为四年级班主任,我始终将“爱是教育的底色”铭记于心。会上祝响响老师用爱疗愈留守儿童心灵的案例,启发我在班级管理中更注重情感联结,将语文课堂拓展为“心灵对话场”。作为教研组长,我深感课程创新之迫切:教育家们“跨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启发我今后的教研注入新思路。而身为党员教师,“为党育人”的使命感愈发强烈——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镜,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在班会活动中厚植家国情怀。

  新征程上,我愿做麦田里的燃灯者,以语文为舟,以党性为舵,载着孩子们驶向有光的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师   李梦茹)

推荐资讯